會議,作為信息交流與傳播的重要手段古已有之,但能夠形成一個產業則主要得益于經濟的快速發展與社會交往活動的增多。在伍方會議服務看來,如果說改革開放以來形成的深厚的社會經濟發展方面的積淀是我國會議產業產生的基礎的話,那么,經濟的持續增長與國際國內社會交往的旺盛需求則是會議產業快速發展的主要推動力。
會議產業快速發展的積極意義可以從其獲益者的長長的鏈條中得到詮釋。會議產業最大的受益者是國家與各地方政府:舉辦高端國際國內會議可以提升國家與城市的形象,與此同時,會議產業對于增加就業與稅收以及拉動旅游、交通運輸、城市建設、購物、休閑娛樂等相關產業的增長也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其次才是產業鏈內的企業(會議中心與會議酒店、會議公司、會議組織者等)以及與相關的企業(如旅游、交通、購物、餐飲、娛樂、設計、制作、禮儀、禮品等);最后才是會議產業從業者個人。
那么,會議產業的發展對于處于產業鏈上游的會議組織機構有何積極意義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認識:
首先,可以獲得地方政府的支持。我國會議產業現階段發展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政府部門重視程度的提高。在這種情況下,品牌會議或具有一定規模的國際會議、全國性會議等,將成為各地方政府機構爭奪的對象。資金支持是一個方面,其他方面的協助也是很有意義的,比如名義上的支持(參與主辦、承辦、協辦等)、參會代表與贊助支持、會議附加活動方面的支持(如參觀、考察、旅游等)等;
其次,讓會展中心、會議中心、會議酒店為自己做更多的工作。毫無疑問,會議市場的競爭將會越來越激烈。而對于會議接待場所來說,今后競爭的重點將由硬件設施的競爭逐步轉向綜合配套與服務的競爭。這就使得接待場所不得不提高服務質量,增加服務項目。很多國外知名的會議中心都有利用自身資源優勢為客戶的會議進行推廣的義務和責任:幫客戶做宣傳、協助增加參會代表數量以及發動政府部門為其提供更多服務等;
其三,聯合專業會議公司,逐步將會議做強、做大、做成品牌。從國際會議產業發展的經驗看,會議組織機構由于在會議專業性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借助專業會議(管理)公司的力量以提升自身會議的影響力,已經證明是一項十分明智的選擇。雖然我們國家的會議公司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還沒有出現西方國家的專業“協會會議管理公司”等機構,但運作規范且具有一定實力的公司也已不少,完全可以進行一些必要的嘗試;
最后,注意會議專業人才的吸收與培養。大家都知道人才很重要,但未必能認識到會議專業人才也像科技人才、管理人才那樣重要。在美國,專業從事會議策劃與組織工作的人員已超過百萬,會議專業人才在會議產業的各個方面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國的會議產業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擁有一定會議策劃與運作能力和經驗的專業人才,已成為會議市場上的緊缺資源。因此,注意吸收、培養以及合理使用會議專業人才,已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突出的課題。我們伍方會議服務已經高度重視這方面的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