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北京2月24日訊 2011中國桂林國際旅游博覽會新聞發布會于23日在京舉辦,桂林市副市長何良軍在會上表示,“桂林發展會展業有三大傳統優勢和一大新優勢。”
何良軍認為,桂林發展會展業的三大傳統優勢。第一是旅游業的產業基礎和切入點。從旅游博覽會入手發展會展業是因為桂林在國際上的旅游知名度,曾有150多個國家的元首到訪過桂林,2010年桂林的游客總量達到2240萬人次。可以說,桂林旅游是國內旅游的風向標。習近平副主席就曾指出:“漓江水質絕不能破壞,漓江生態絕不能破壞。漓江屬于廣西人民,屬于全國人民,屬于全世界人民,是人類共同擁有的自然遺產,我們都要很好地去呵護它。”所以說桂林旅游的產業基礎和知名度,是做好旅游業展會和其它展會的重要產業基礎。第二是桂林良好的區位優勢和交通條件,桂林位于廣西、廣東、湖南和貴州的四個省會城市之間,到這四個省會城市的車程都在四小時左右。還有海峽兩岸直航的中國旅游樞紐機場,目前擁有國際、國內航線50多條。第三是桂林會展基礎設施完善、配套設施齊全,會獎旅游條件優越。桂林目前擁有現代化的會展中心,還有同聲傳譯功能的酒店會議室100多個。擁有國際旅游社21家,國內旅游社73家;擁有3A以上景區20多個。
何良軍強調,桂林發展會展業的新優勢是2009年12月,國務院在《關于進一步促進廣西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提出“建設桂林國家旅游綜合改革試驗區”,這是國家在唯一的地級市建議的旅游試驗區。國家發改委也批準桂林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城市。可是說,這是桂林市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重大歷史機遇。
何良軍還表示,“十二五”期間,桂林已科學規劃,大力發展以旅游為龍頭的現代服務業,會展業是其中的重要內容,也在規劃相關的會展政策和扶持資金。
首屆中國桂林國際旅游博覽會的成功舉辦,對于桂林進一步擴大開放,加快發展,加快旅游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都有重要的意義。提還豐富了桂林國家旅游綜合改革試驗區進行的內容和形式,為桂林旅游經濟發展提供新思路和新經驗。相信將于今年9月舉辦的2011中國桂林國際旅游博覽會更提升桂林的會展、旅游品牌形象,與全球旅游界的朋友一起,共同分享世界旅游大融合、大發展的良好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