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3日至14日,以“文化科技融合與城市產業結構升級”為主題的第三屆“文化創意產業與品牌城市”國際論壇在中國人民大學隆重舉行。論壇由中國人民大學和文化部文化產業司共同主辦,《環球時報》社聯合主辦,中國人民大學文化科技園、中國人民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研究中心承辦。
論壇開幕式由文化部文化產業司副司長吳江波主持。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程天權,文化部文化產業司司長劉玉珠,文博會組委會副秘書長、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張淼,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促進中心主任、北京市委宣傳部副巡視員梅松,文博會組委會辦公室副主任、北京市貿促會副會長儲祥銀,《環球時報》副總編吳杰等出席論壇并發表重要講話。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再次強調要“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并且進一步提出要“推動文化產業跨越式發展”。以這次全會為標志,我國文化產業發展必將進入新的階段。當我們站在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節點,召開這樣一個以“文化科技融合與城市產業結構升級”為主題的國際論壇,具有深刻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在開幕式上,中國人民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研究中心向社會公開發布中國省市文化產業發展指數(2011),這也是該研究中心第二次向社會公開發布指數編制結果。中國省市文化產業發展指數(2011)使用2010年統計數據及調研數據計算全國各省、市、自治區的文化產業發展情況,本次論壇公布的是綜合指數、生產力指數、影響力指數、驅動力指數排名前十的省市.
2011年中國省市文化產業發展指數結果表明,我國區域文化產業綜合發展格局基本未變。各省市綜合指數(綜合發展水平)排序與去年相比變化不大,四川首次進入前十。產業生產力(資源投入水平)方面,天津和內蒙古由于文化產業投入水平增幅較大進入前十。產業影響力(產業績效)方面,湖南、安徽等地憑借文化產業良好的社會效益及不斷提高的經濟效益進入前十。產業驅動力(產業發展環境)序位變化較大,文化產業發展相對薄弱的省市由于政府高度重視與支持,產業驅動力上升較為快速。
從 2011年中國省市文化產業發展指數的整體態勢來看,我國各省市文化產業發展指數年增長速度基本上全部呈現正增長的態勢;在增長率最快的10個省市中,有5個省市位于中西部地區。另外,一些地區依然存在一定程度的發展不均衡問題。
中國省市文化產業發展指數監測顯示,2009年以來,我國各省市文化產業發展指數均保持正增長狀態,增幅明顯,說明我國文化產業綜合發展近年來穩定上升;北京綜合指數連續2年保持第一;廣東、上海、浙江和江蘇穩定處于前五,分別位于2、3、4、5位。
開幕式上,本屆論壇的媒體聯合主辦單位《環球時報》同時揭曉了“最受全球關注中國文化城市”榜。該榜單是“環球時報總評榜”的子榜單,旨在弘揚民族文化,宣傳民族特色,以國際影響力為尺度,探尋中國文化城市,進一步助力中國文化“走出去”,搭建中外文化交流的橋梁。
本屆“文化創意產業與品牌城市”論壇的主論壇由中國人民大學文化科技園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倪寧教授主持。中國人民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金元浦教授和朝陽規劃藝術館館長楊軍先生展示了朝陽規劃藝術館3D創意平臺并解讀了其所體現的高新科技引領文化創意產業升級換代;美國布詩諾藝術中心副總裁Yolande Spears先生做了題為“如何利用文化藝術促進城市的品牌和經濟建設”的演講;中國藝術科技研究所所長白國慶先生做了題為“文化科技融合與城市創新發展”的演講;美國創新王國文化發展公司總裁Eduardo Robles先生具體闡述了在其所專長的建筑設計和影視動漫創作領域如何利用科學提升產業質量,通過文化促進城市升級;深圳華強文化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明主要介紹了華強集團如何實踐文化與科技融合戰略,讓文化插上科技的翅膀;美中商盟的主席Shawn He Yuxun先生做了題為“從美中角度看地緣品牌是如何產生的”的精彩演講。
分論壇由中國人民大學文化科技園戰略委員會主任王霽教授和中國人民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金元浦主持。加拿大埃米莉·卡爾藝術學院教授Sam Carter做了題為“藝術+科學+教育+娛樂=創意城市”的演講;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中國創意產業研究中心主任張京成在演講中具體提出了實現文化科技融合推進首都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對接思路和實施舉措;英國梅德賽斯大學表演藝術創意中心主任Christopher Bannerman先生則主張了藝術家和文化生態學在建設可持續發展城市中的地位和應該起到的作用;深圳市文化創意產業協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陸青峰先生以生動詳實的真實案例呈現了文化科技融合推動城市產業結構升級的美好前景;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副教授Mary Griffiths女士提出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可以通過引起人們選擇與之前不同的生活方式進而促進城市規劃的變革;中央戲劇學院舞臺美術系教授、燈光設計專業教研室主任馮德仲闡述了演藝行業領域文化與科技融合的發展思路和實際案例;世界休閑組織董事會成員Miklos Banhidi博士使用數字、統計和圖表,有效揭示了休閑產業是如何改變歐盟公民的生活方式;國立臺北教育大學人文藝術學院院長林炎旦先生做了題為“提升文化品牌·創造產業價值”的演講,介紹了臺灣地區政府如何推動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江蘇省太倉市委宣傳部部長陳雪嶸描繪了太倉市文化產業的發展圖景,充分體現出地方政府做大做強文化產業的決心。
在11月14日的“文化產業精品項目投融資洽談會”上邀請了近三十家投資機構與十多家文化產業園區和企業洽談合作,為各地文化產業園區和企業發展壯大提供資金支持,發揮中國人民大學文化科技園建設的投融資平臺的實質合作。經論壇組委會慎重篩選出的中國(惠州)國際文化產業基地、臍橙尋寶記、網絡總動員、江蘇(太倉)LOFT工業設計園、澧縣天龍電影城、夢真節等10個精品項目與投融資機構深入洽談并達成初步合作意向。
自2009年起,中國人民大學和文化部文化產業司在每年一度的“中國北京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上舉辦“文化創意產業與品牌城市”國際論壇,每屆論壇都圍繞著最具國際性、前瞻性和全局性的重大議題,深入探討國內外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模式,總結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現實經驗,展望其未來發展前景,為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規劃、政府決策提供學術和智力支持。